標籤: 攝影師

  • 愛因斯坦拍照時為什麼要吐舌頭?

    愛因斯坦拍照時為什麼要吐舌頭?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那位以特殊相對論理論和著名的E=mc2方程式而聞名於世的科學家。他的貢獻如此深遠,讓人們對他的一生充滿敬佩。然而,在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形象卻是那張滑稽的照片,愛因斯坦吐舌的模樣。這張照片已經成為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新聞照片之一,它背後的故事充滿了趣味和情感。

    那是1951年3月14日,愛因斯坦的72歲生日。他正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生日派對上享受著時光。當時,派對上有大批攝影師和記者,希望能夠捕捉到這位科學巨匠的精彩瞬間。然而,對於愛因斯坦來說,他已經疲倦了一整晚的微笑。

    當愛因斯坦離開派對,坐進車子的後座時,人們依然追趕著他,相機閃光燈不斷閃爍。在疲憊和壓力的作用下,愛因斯坦情緒爆發了。據傳言,他大聲呵斥著:”夠了!” 但攝影師們並沒有理會他的訴求。或許是因為一點挫折感,也可能是出於幽默的心態,愛因斯坦對著人群伸出了舌頭,然後立刻轉身離開。

    這個瞬間,聯合國報社的記者亞瑟·薩塞爾(Arthur Sasse)捕捉到了那張驚人的照片。愛因斯坦自己對這張照片情有獨鍾,他向聯合國報社要求九份複印本,用作他個人的賀卡。大部分的複印本都被剪裁,只保留了他的面部,創造出了我們現在熟知的標誌性形象。

    然而,其中一份保持原樣,並由愛因斯坦親筆簽名給一位記者。在2017年,這張照片在拍賣會上以驚人的12.5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愛因斯坦的舌頭照片成為了他的標誌,一個帶有幽默和人性化的形象,超越了他作為一位傑出科學家的形象。它提醒我們,即使是最崇高的思想家也有著平凡和幽默的一面。讓我們尊重愛因斯坦對科學的貢獻,同時也享受他帶給我們的一絲輕鬆和歡樂。

  • 攝影知識:閃光燈GN值(閃光指數)越大是不是出力越大越亮?

    攝影知識:閃光燈GN值(閃光指數)越大是不是出力越大越亮?

    對於喜愛攝影的朋友來說,閃光燈可以說是一種喜歡的就很喜歡,討厭的也很討厭的一種攝影器材。喜歡的人可以用閃光燈設計出更多不同風格的影像創作,討厭的人則多執著於追求自然光線的平衡。

    無論如何,有關閃光燈的一些基本知識對於攝影人來說還是必須掌握的技術,就算你一輩子都不想用它。今天就來和大家討論《閃光燈GN值(閃光指數)越大是不是出力越大越亮?》這個問題。

    閃光指數(Guide Number, GN),可視為發光強度,是一種量化閃光燈在相同感光度及視角狀態下照射目標的能力。攝影師可透過GN值計算攝影目標的距離和鏡頭光圈之間的變化,標準公式為「閃光指數(Guide Number)=目標距離*光圈係數(f-number)」。

    正常而言,閃光燈GN值(閃光指數)越大是不是出力越大越亮這段論述是成立的。

    不過光是看閃光燈的GN值大小卻還是有被騙的可能!往往使用兩支GN值相同的不同品牌、型號的閃光燈,會意外發現兩者的發光能力完全不一樣。除了廠商在設計驗證時的偷斤減兩外,最大的問題在於廠商對於GN的標準有認定上的差異,尤其是感光度(ISO)和閃光燈發光角度最容易影響真正的GN值。

    例如廠商在做閃光燈的廣告時,通常會標示 GN58、GN60,通常都是只在ISO100和105mm的鏡頭焦距下所設計出來的標準值。但是要看閃光燈發光能力是否充足,應該要看的其實是在廣角(例如:24mm、35mm)時的閃光燈指數有多大。在廣角下還擁有大閃光指數的閃光燈才屬於真正的大功率閃光燈。例如機身內建的閃光燈的發光角度最小,攝影棚專用的攝影燈的發光角度最大,出力也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