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油漆

  • 油漆刷正確清洗和保養後是否可重複使用?

    油漆刷正確清洗和保養後是否可重複使用?

    今天跟家庭、辦公室室內設計工程的問題是關於「油漆刷正確清洗和保養後是否可重複使用?」

    一支油漆刷從便宜幾十元到貴的上百上千元都有,對於非油漆工來說也不是必需品,一年頂多用個一兩次,似乎刷完就丟也不會太心疼,不過從惜物愛物的角度來看,我還是想來跟大家聊聊油漆刷經過正確的清洗和保養程序後是否可以重複再使用。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你得先知道自己今天要刷的漆是水泥漆、乳膠漆這類水性漆,還是正港的油性漆。

    如果你是刷水性漆,我會建議你清洗、保養後就可以留到下次使用;如果你是用油性漆,而且身份只是一般民眾,連 D.I.Y. 愛好者都談不上,一年難得刷一次那種的話,我會建議你刷完後就可以丟了。

    先來看水性漆的油漆刷清洗和保養方式。

    使用過的漆刷,直接泡入裝水的盆子(割開的汽水瓶不錯用),浸入後左右晃動,偶而往罐底輕壓,如果覺得原本的清水已經太濃時可以再換一次清水,如此反覆動作直到你自己覺得乾淨,毛刷也恢復原本的彈性就算可以了。

    取出後的乾淨漆刷可以用甩的方式把水甩乾,或是用不要的抹布去壓乾。如果想要更近一步的保養,可以在這階段將漆刷去沾洗衣粉,稍微搓揉後再清洗,最後完全風乾後就能收在強力袋中保存了。

    至於油性漆的刷子,其實也不是不能清洗,而是比較麻煩也比較傷身體,甚至買材料還比新油漆刷貴,所以我個人偏好直接丟棄。

    如果真的想要洗油漆刷的話,可以去油漆行或是五金行購買煤油、甲苯、油漆稀薄劑或其他揮發性稀釋劑。清洗步驟和上面水性漆類似,但要注意必須一定要在通風良好處操作,因為這些稀釋劑大多都會揮發出有毒氣體。其實現在除了商業用途、特殊環境或是生鏽補漆,已經很少會特別使用油性漆了。

  • 泥作工程/水泥、沙和水的調和比例有哪幾種?防水性與強度的取捨。

    一般建築工程中的泥作部分又分為粗胚打底及粉光兩階段,如果想玩清水模表面,可以在粉光階段的水泥砂漿中加入其他材料直接把表面做出來,如此一來還能省下油漆工程或是貼磁磚等步驟。

    在 RC 牆面或磚牆上打底時,會使用 1:3 的水泥及砂(水適量,基本上不應超過 0.8 份),在施作細緻裝飾面的粉光層時,會因為目的的不同而以下列四種調和方式。

    四種水泥與沙的比例

    • 1:1:20 包水泥配上0.68 立方米的沙(防水性最強,因為水泥砂漿較密,可用於廚房、浴室、陽台等場地)。
    • 1:2:13包水泥配上0.86立方米的沙(防水強,強度硬,多用於壁面工程)。
    • 1:3:9包水泥配上0.96立方米的沙(強度最硬,官方規定的粗胚打底比例)。
    • 1:4:5包水泥配上1立方米的沙(水泥用量較便宜,多用於地面)。

    水的份量

    作為加入水泥沙中進行水化反應使用的水,必須因為不同季節的潮濕度與沙子中原本的水分差異等因素進行比例上的調整,這個調整大多會由泥作師傅在現場進行判斷,不過大致上都會由 0.5 份的水開始加,而且最多不應該超過 0.8 份,否則太過稀釋的話造成水泥強度的降低。

  • 泥作工程/水泥粉光是什麼?水泥與沙的調和比例為多少?

    一般建築工程中的泥作部分又分為粗胚打底及粉光兩階段,在 RC 牆面或磚牆上打底時,會使用 1:3 的水泥及砂(水適量,基本上不應超過 0.8 份)。

    由於打底施做的厚度較厚,除了做基底層(表面可另外塗防水層)外,同時還可透過標準餅(又稱灰誌、麻糬等名稱)的佈建,進行牆面整平之用。

    而粗胚打底顧名思義,就只是一層底!粗糙的表面可以在上頭繼續做水泥粉光或是貼磁磚。

    至於水泥粉光(傳統泥作師傅會唸作「西阿給」)則使用 1:1 的水泥及砂(防水性最強)或 1:2 的水泥與沙(防水與強度俱佳),由於砂的含量較少,施做完成後的表面會較為細緻平整。

    提醒大家,粉光用的沙一定要用細孔的鐵絲網篩過,這樣效果才會好。

    一般泥作工程在粉光層做完後就可以退場,接著輪到油漆進場,先進行批土、研磨整平後再刷上面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