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色彩

  • 飽和度和自然飽和度的影像差異與修圖影響為何?

    飽和度和自然飽和度的影像差異與修圖影響為何?

    過去手機和電腦上的影像處理軟體大多會提供一項「飽和度」應用工具,但是近年又可以看到軟體公司新增一種「自然飽和度」功能,飽和度跟自然飽和度兩者的差異在哪裡?對於影響修圖又有什麼影響?

    飽和度調整會針對影像中所有畫素的色彩強度進行提高或降低。因此當飽和度調整到 -100時會出現完全沒有色彩的一張黑白照片。而且若過度提高飽和度也會造成過飽和,反而讓照片失真、失去圖像細節。

    自然飽和度作為一個比較新的功能,相對於飽和度的全畫素調整,自然飽和度針對的是影像中原本飽和度較低或是飽和度過高的畫素進行調控。如此一來原本照片中飽和度較高的畫素就不會被調整,就可以提高畫面整體色彩度,也能減少失真影像的出現。

    自然飽和度也因為他的特性出現一個有趣的特性,請參考下圖,一般飽和度如果調整到最低,就會產生一張黑白照片,但是將自然飽和度調整到最低,照片中原本就比較色彩豐富的顏色還是一樣會保留下來。

    C98F04A8 EF5F 4E35 A288 60437327D697
    自然飽和度-100

    從上述可得知,飽和度適合用在想讓影像擁有豐富色彩的場合,甚至可以說是想要炫耀色彩豐富度,甚至有點假的照片。而自然飽和度則是可以快速簡易調整畫面到適合闔家觀賞,算是比較中庸的影像修改方式。

  • 電腦螢幕  IPS、VA、TN 液晶面板的顯示器特色與不同職業工作使用目的差異?

    電腦螢幕 IPS、VA、TN 液晶面板的顯示器特色與不同職業工作使用目的差異?

    一個跟電腦螢幕顯示器選購有關的問題是關於「電腦螢幕 IPS、VA、TN 液晶面板的顯示器特色與不同職業工作使用目的差異?」

    所謂 TN、VA 或 IPS 指的是液晶的分類,透過不同的驅動方式來產生色彩表現的不同。

    簡單來說,需要長時間坐辦公桌做文書處理、看戲劇影片,要用 VA 液晶面板(或稱 MVA、PVA)。

    顯示器 VA 面板的特色是高對比、高透光,層次分明,但缺點是色彩失真,廣視角過大容易喪失對比跟色偏(這一點在超大螢幕上很容易出現)。

    從事 3D 立體結構、CAD、平面設計、攝影寫真的人,要使用 IPS 液晶面板。

    顯示器 IPS 面板彌補了色彩失真這塊,提供接近真實色彩的校正,增強色彩飽和度,但缺點是透光性不佳,暗部細節模糊,黑色沒有 VA 來得黑,甚至更容易漏光,要達到跟 VA 一樣的亮度得耗費更多電,也代表更容易發熱。

    正常來說,我們比較需要的電腦螢幕其實是 VA 面板就足夠了,性價比也是最高;只有從事特定職業(例如攝影師、動畫師)的人,才需要透過犧牲亮度平衡來換取完美色彩(例如追求 100% sRGB 色域)。

    至於 TN 面板,因為它的生產成本最便宜,對比和色彩表現都已經跟不上時代,陰暗處的細節也比 VA 跟 IPS 差,就我來說不太具有參考價值 —— 摳老闆買給員工可能會需要。但是 TN 還是有優點的,他的反應時間最快,因此有在玩遊戲的人,預算又不太夠的人也是可以考慮。

  • 護士、護理師服裝的顏色秘密,你知道白、粉、藍、綠、紫護士服的意義嗎?

    護士被稱作天使一樣的職業,提起護士,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一襲素凈的白衣。不過,現在大部分醫院都不再是清一色的白色護士服。目前護理人員的工作服都是由醫院自行定做的,並沒有統一的硬標準。

    醫台前有身穿藍色套裝的護士,產科住院部有忙碌著的身著粉紅護士服的護士,急診室里有全身都充滿生命之綠的護士,老年科病房的淡藍色護士服溫馨又有朝氣。當你身處醫院時,這些多彩的護士服是不是能給你帶來一些溫暖和親切感呢?事實上,這些「奼紫嫣紅」的護士服可不是隨便穿的哦!

    在兒科、老年病房、手術室或者急診室,如果使用白色護士服,那麼護士的衣服上一旦沾上血漬,加上白牆、白床、白被子,患者難免會感到壓抑。而面對老年、兒童等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護士服的顏色也會變化。老年病房和兒科病房採用了淡色,而手術室、急診室、重症監護病房(ICU)則是深色基調。

    護士的形象在患者眼中非常重要,服飾美體現了護士工作中的內在美。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需要專業的護理技能,而且要有外在的親和力。如果穿著不講究,患者就會皺眉頭。因此,護士工作服的選擇更多地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是尊重患者和尊重職業的表現。

    白色護士服(大部分科室)

    顏色效果:鎮靜舒緩情緒,加快新陳代謝。

    素凈純潔的白色護士服是一般病房裡的主色調。作為護士服的傳統顏色,大部分患者都能從這個最為樸素的色彩里找到一份平靜、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氛圍。

    「白色讓人有乾淨舒服的感覺,能加快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緊迫感,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鎮靜、舒緩情緒的效果。」市一院骨科護士長戴璐說,對於一般病症的住院患者來說,他們需要這种放松而又整潔的氛圍。

    粉色護士服 (產科、兒科)

    顏色效果:夢幻溫馨,帶來家一樣的溫暖。

    目前,市內絕大部分醫院的產科和兒科的護士服都採用溫馨可愛的粉紅色調,看上去有點「小清新」。這是因為「粉紅色是一種柔和的顏色,兒童和父母在這裡都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產科病房是一個像家一樣的場所,需要體現母性,產婦和陪護人員在粉紅色環境裡心情也會好一些。

    另外,有特點的色彩可以促進小朋友身心恢復,也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感染力。粉紅色帶來的視覺效果還能轉移兒童的注意力,緩解住院時的不安情緒。

    綠色護士服(手術室、急診室、ICU(男護士))

    顏色效果:綠色通道,象徵生命力。

    一般來說,在急診室、手術室、ICU這三個科室就診的患者病情相對比較嚴重,對治療和護理的要求也更加高。

    「很早以前做手術也是穿白色護士服,衣服沾上血跡後很難洗乾淨,這樣就會變得很難看,患者也難以接受。」市一院急診科護士長沈蕾蕾說。現在,穿著綠色護士服的護士意味著享受「綠色通道」,工作開展起來也更加迅速準確。此外,綠色也是暖色,又象徵著生命復甦,可以鼓勵危重病患者積極治療,戰勝病痛,同時也賦予他們一種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

    淺藍色護士服(特需病房、老年科)

    顏色效果:平靜理智,青春活潑。

    藍色,給人一種平靜、理智與純凈的感覺,能消除病人焦慮的情緒。淺藍色護士服青春活潑,有朝氣、有親和力,通過視覺傳輸在一定程度上讓人產生親切感,有利於病情的穩定與改善,能使住院患者產生一種信任感、認同感,營造融洽氛圍。

    「在醫院凝重的氛圍下,老年患者容易有悲觀的情緒,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產生擔憂,白衣護士、白大褂醫生多多少少會讓他們有些懼怕。」特需病房護士長蔡燕琴說,淺藍色護士服主要是用在老年人居多的特需病房和老年科,而這種青春有朝氣的色彩能給老年患者帶來不少「正能量」。

    紫色護士服、藍色套裝等(ICU(女護士)、導醫台護士)

    顏色效果:兼顧生命,有女性特色。

    同一個住院病房的護士也可以穿著不同顏色的護士服。市一院ICU護士長李金芳說,ICU的男護士穿綠色護士服,而女護士則穿紫色的護士服。兩種顏色都是深色,紫色護士服則在綠色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個性化的變化,既有綠色的生命力象徵,又有柔和的女性化特點,有利於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

    總之,不同醫院不同科室對護理人員的著裝規定不盡相同,但目的都是為了營造一個患者喜愛的環境。這些五顏六色的護士服中,你最喜歡哪種色彩呢?

    如果你打算購買專業的護士服裝、醫師袍服裝等,臺灣製造的 MIT 品牌近來也正在做推廣,例如「paqqo」甚至還建構官網提供線上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