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護士

  • 護士、護理師服裝的顏色秘密,你知道白、粉、藍、綠、紫護士服的意義嗎?

    護士被稱作天使一樣的職業,提起護士,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一襲素凈的白衣。不過,現在大部分醫院都不再是清一色的白色護士服。目前護理人員的工作服都是由醫院自行定做的,並沒有統一的硬標準。

    醫台前有身穿藍色套裝的護士,產科住院部有忙碌著的身著粉紅護士服的護士,急診室里有全身都充滿生命之綠的護士,老年科病房的淡藍色護士服溫馨又有朝氣。當你身處醫院時,這些多彩的護士服是不是能給你帶來一些溫暖和親切感呢?事實上,這些「奼紫嫣紅」的護士服可不是隨便穿的哦!

    在兒科、老年病房、手術室或者急診室,如果使用白色護士服,那麼護士的衣服上一旦沾上血漬,加上白牆、白床、白被子,患者難免會感到壓抑。而面對老年、兒童等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護士服的顏色也會變化。老年病房和兒科病房採用了淡色,而手術室、急診室、重症監護病房(ICU)則是深色基調。

    護士的形象在患者眼中非常重要,服飾美體現了護士工作中的內在美。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需要專業的護理技能,而且要有外在的親和力。如果穿著不講究,患者就會皺眉頭。因此,護士工作服的選擇更多地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是尊重患者和尊重職業的表現。

    白色護士服(大部分科室)

    顏色效果:鎮靜舒緩情緒,加快新陳代謝。

    素凈純潔的白色護士服是一般病房裡的主色調。作為護士服的傳統顏色,大部分患者都能從這個最為樸素的色彩里找到一份平靜、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氛圍。

    「白色讓人有乾淨舒服的感覺,能加快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緊迫感,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鎮靜、舒緩情緒的效果。」市一院骨科護士長戴璐說,對於一般病症的住院患者來說,他們需要這种放松而又整潔的氛圍。

    粉色護士服 (產科、兒科)

    顏色效果:夢幻溫馨,帶來家一樣的溫暖。

    目前,市內絕大部分醫院的產科和兒科的護士服都採用溫馨可愛的粉紅色調,看上去有點「小清新」。這是因為「粉紅色是一種柔和的顏色,兒童和父母在這裡都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產科病房是一個像家一樣的場所,需要體現母性,產婦和陪護人員在粉紅色環境裡心情也會好一些。

    另外,有特點的色彩可以促進小朋友身心恢復,也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感染力。粉紅色帶來的視覺效果還能轉移兒童的注意力,緩解住院時的不安情緒。

    綠色護士服(手術室、急診室、ICU(男護士))

    顏色效果:綠色通道,象徵生命力。

    一般來說,在急診室、手術室、ICU這三個科室就診的患者病情相對比較嚴重,對治療和護理的要求也更加高。

    「很早以前做手術也是穿白色護士服,衣服沾上血跡後很難洗乾淨,這樣就會變得很難看,患者也難以接受。」市一院急診科護士長沈蕾蕾說。現在,穿著綠色護士服的護士意味著享受「綠色通道」,工作開展起來也更加迅速準確。此外,綠色也是暖色,又象徵著生命復甦,可以鼓勵危重病患者積極治療,戰勝病痛,同時也賦予他們一種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

    淺藍色護士服(特需病房、老年科)

    顏色效果:平靜理智,青春活潑。

    藍色,給人一種平靜、理智與純凈的感覺,能消除病人焦慮的情緒。淺藍色護士服青春活潑,有朝氣、有親和力,通過視覺傳輸在一定程度上讓人產生親切感,有利於病情的穩定與改善,能使住院患者產生一種信任感、認同感,營造融洽氛圍。

    「在醫院凝重的氛圍下,老年患者容易有悲觀的情緒,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產生擔憂,白衣護士、白大褂醫生多多少少會讓他們有些懼怕。」特需病房護士長蔡燕琴說,淺藍色護士服主要是用在老年人居多的特需病房和老年科,而這種青春有朝氣的色彩能給老年患者帶來不少「正能量」。

    紫色護士服、藍色套裝等(ICU(女護士)、導醫台護士)

    顏色效果:兼顧生命,有女性特色。

    同一個住院病房的護士也可以穿著不同顏色的護士服。市一院ICU護士長李金芳說,ICU的男護士穿綠色護士服,而女護士則穿紫色的護士服。兩種顏色都是深色,紫色護士服則在綠色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個性化的變化,既有綠色的生命力象徵,又有柔和的女性化特點,有利於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

    總之,不同醫院不同科室對護理人員的著裝規定不盡相同,但目的都是為了營造一個患者喜愛的環境。這些五顏六色的護士服中,你最喜歡哪種色彩呢?

    如果你打算購買專業的護士服裝、醫師袍服裝等,臺灣製造的 MIT 品牌近來也正在做推廣,例如「paqqo」甚至還建構官網提供線上販售。

  • 為何醫院是財團法人就不用繳稅?財團必不義!

    隨著長榮醫院爆出急診醫師與院方的矛盾後,有人開始想來檢討「為何醫院是財團法人就不用繳稅?」這個議題。由於這涉及到財團法人公益性以及會計法等問題,我也不是很瞭解所以沒打算深談,但是我卻同樣不解,為何有人也沒知道的比我多,卻能用力指著財團鼻子罵賤人?

    因為早期醫療環境欠缺,所以政府給予許多優惠(例如免收營業稅、免繳地價稅、慈善用途之房舍免稅,以及醫療社會服務符合法人成立目的之活動支出比率超過60%,其節餘可免營所稅等)讓財團願意投入資金在全省各地興建醫療院所,以維護各地區民眾的醫療健康。

    但是別忘了,醫院本身具有公益性價值(例如在緊急事件發生時需受政府指揮或是在拯救生命上有其責任等),以及醫學研究需要極為龐大的經費、器材折舊成本攤提比其他行業更鉅大(我曾經幫診所修過血液檢查機器,耗材成本價 0.5 元,我們公司直接報價一萬元)等原因,如果你要談醫院為何不用繳稅前,先問問我們要不要對國小、國中收費。

    嘛,不過近年臺灣反財團的社會氛圍下,沒人在管你過去就是了。財團必不義!

    當然了,醫師、護士個人的勞務所得目前是另外徵收個人所得稅這點,我完全沒有意見!但是此稅收也該列入醫院的稅收紀錄才能體現真實的財務狀況,否則有心人操作數字的結果很容易讓醫療院所蒙受不白之冤,例如這幾天幾家媒體就針對某一兩家特定醫院,指責他們完全不必繳稅,這根本就是謊話連篇。

    等等,聽說美國第一名的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他們醫院一年收入超過 30 億美金(員工薪資支出佔總成本 42%),而且深受政府給予的免稅優惠呢(稅收主要是從非相關業務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