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人文社會

人文社會,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群體,占據一定的空間,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義。在科學研究和科幻小說等等裡面,有時亦可作「外星人社會」。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和聚居的範圍,例如是:鄉、村、鎮、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英國社會、東亞社會、東南亞或西方世界,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 解讀儒家思想:在奴性仇視中尋回仁義傳統價值

    解讀儒家思想:在奴性仇視中尋回仁義傳統價值

    中華文化的儒家思想一直以來都扮演著教導仁義精神的重要角色,不僅塑造了中國社會的價值體系和道德觀,同樣也深深影響著如日本、南韓、北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鄰近地區的中華文化圈。而且,這一影響力甚至隨著東西方世界往來,逐漸擴展到了更遠的地方,如歐洲與美國等地區。

    然而,有部分台灣人對儒家思想卻是存在了一些誤解和仇視,可能是因為儒學與自身的傳統中國文化緊密相關才產生的自卑、不想認同、敵意等複雜心理結合後逐漸誕生的時代謬誤。而這些人最習慣的作法,就是將儒家思想簡單地標籤化,並且扭曲儒學本質後,再刻意和奴性做連結。造成很多本身對儒家思想一點都不曾深入學習的人,卻能琅琅上口說著儒家思想就是奴性代名詞,讓人還誤以為是哪裡來的儒學研究大師的背叛。

    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瞭解儒家思想,超越這些誤解,並尋找其中的哲學思想價值。

    首先,必須對《論語》有一個清楚認知,這是一本由後人記錄的問答語錄,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間的對話。而所謂儒家思想就是在這些對話中產生的各種待人處事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的應用。

    這些問答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道德觀,但並從來就不應被視為僵化的教條。這一點甚至在孔子的基本思想中也是如此認為,他並不認同一成不變的僵化教育能帶來什麼好的影響。

    而在論語中的每一段對話都有其特定的語境,不同的背景和角色,因此想要理解這些對話需要考慮到前因後果,而這對不同身份的人來說可能會產生理解上的歧異。

    例如你用一個平民身分去觀看政治上的問答,就會感覺在政客管理下的自己似乎就是奴性。但實際上就算你不去學習儒學,難道你以為自己就超脫於社會之上了嗎?更白話的解釋來說,就是一個學理工的人,跑去跟政治系說你們的課程充滿奴性一樣荒謬 —— 懂?因為原本就不是給你看的。

    此外,時空背景的差異也應該被納入考慮。雖然不是所有儒家思想都適用於現代生活,但其中許多討論人類基本原則的思想卻是不變的。

    儒家思想關注的是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強調倫理、道德和家庭價值觀。這些價值觀雖然可能需要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但其中的核心原則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因此,我們應該超越對儒家思想的誤解和偏見,努力深入了解它。不是一味否定,而是學習,找出對自己有價值的知識。儒家思想中蘊含著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家庭、道德和社會責任的智慧,這些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與他人互動,並尋找生活中的平衡和和諧。

    在現代社會,我們不應該把儒家思想視為束縛,而是作為一個祖先傳承下來的有價值文化資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價值觀。這種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有助於促進文化多樣性,同時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面對現代社會的挑戰。

  • 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的長寬尺寸

    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的長寬尺寸

    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作為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地區民眾的重要身份識別文件,在確保公民權益和社會秩序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將介紹身分證的長寬尺寸(公分),探討其設計理念與背後的考量。

    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所規定,國民身分證(以下簡稱身分證🪪)以紙卡為主體,外層以透明防偽膠膜完全護貝。

    外部膠膜的標準尺寸為85.7公釐(長)x 54.0公釐(寬);另外,紙卡大小為79.7公釐(長)x 48.0公釐(寬)。

    上述尺寸符合國際標準ID -1 規格,與信用卡大小相同,以確保身分證在各種場合下皆能輕鬆攜帶並容易識別。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標準尺寸是針對護貝膠膜而設,會受剪裁影響出現誤差。例如筆者的身分證護貝膠膜尺寸即為8.5公分長和5.4公分寬,紙卡大小為7.9公分長及4.7公分寬。但在設計相關文案或文件時,依官方規定尺寸進行設計即可。

    設計中華民國身分證尺寸時的首要目標之一,是確保文件的方便攜帶性。這個尺寸適中,容易放入錢包、卡套或袋子中,使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輕鬆攜帶身分證,同時又不會佔據過多空間。此外,尺寸的合理安排也方便了文件的存放和管理,使之不易遺失或損壞。還能充分展示身分辨識所需的資訊,在有限的空間內保持資訊的清晰和可讀性,以確保文件的有效使用和辨識。

    中華民國身分證的長寬尺寸(85.7公釐 x 54.0公釐)是經過周詳考慮的產物,旨在確保公民的便利和安全。這個尺寸設計既符合日常需求,又能滿足現代社會對於安全身份證明的要求。身分證的尺寸設計持續演進,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並保持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如何稱讚男人?

    如何稱讚男人?

    帥的叫帥哥,不帥的叫型男。

    高的叫玉樹臨風,矮的叫精明幹練。

    會說話叫圓融,不會說話叫剛毅。

    有力氣沒腦袋的叫很man,有腦袋沒力氣叫有書卷氣。

    年輕時不懂事叫天真,老來還傻叫智慧。

    到處留情叫精忠報國,宅在家裡叫孤芳自賞。

    不愛出門叫戀家,天天往外跑叫為了養家。

    事業有成叫企業家,兩手空空叫生活家。

    通通有獎!

    另外還有一個終極大絕招, 如果真的一腦熱通通忘記上面的形容詞,那只要面對男生,一律說很有男人味就好了!

  • 世界前十大主流語言,以及各語言使用人口數有多少?

    世界前十大主流語言,以及各語言使用人口數有多少?

    以下是全世界前十大主流語言,以及它們的使用人口數量(按照使用人數的估計值排序):

    1. 漢語(中文)- 14億
    2. 西班牙語 – 4.27億
    3. 英語 – 4.26億
    4. 印地語 – 3.05億
    5. 阿拉伯語 – 2.46億
    6. 葡萄牙語 – 2.2億
    7. 孟加拉語 – 1.65億
    8. 俄語 – 1.47億
    9. 日語 – 1.28億
    10. 法語 – 1.26億
  • 如何設計選舉時的政策規劃吸引選民支持?

    如何設計選舉時的政策規劃吸引選民支持?

    如果打算從政,在設計政策時,應該根據當地選民的需求和期望進行考慮。因此,在建立政策時,您應該先進行充分的調查和了解當地選民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您的政策應該具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計劃,並且應該能夠滿足選民的實際需求。

    例如,您可以考慮推出改善交通和基礎設施、提高教育和醫療水平、保障居民生活品質等方面的政策。

    此外,您的政策應該能夠吸引廣泛的選民支持,因此應該具有公平性和可行性。

    在制定政策時,您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社會階層和族群的需求,並確保政策能夠實現。

    最後,在建立政策時,您應該注意保持透明度和公正性。

    透明度是指政策的制定過程和執行過程應該向公眾進行充分的公開和透明,以確保政策的公平性

  • 中華民國政務官與事務官的職權與任用差異

    跟台灣、澎湖、金門與馬祖等地政治制度常見的一個問題是關於「中華民國政務官與事務官的職權與任用差異」。

    任用資格

    政務官(政治官員)係基於政黨之政治任命,與行政機構透過選舉制度產生;事務官則有一定任用資格之限制。

    職權差異

    • 政務官:制定政策、監督政策執行,以及公共關係。
    • 事務官:執行政策,以及協助政務官。

    身分保障

    政務官隨上級長官共進退,並得隨時被任用、免職;事務官有身分保障權。

    退休制度有無

    政務官無退休制度之適用,故給予退職酬勞金係混淆制度;事務官有法定退休制度。

    懲戒種類

    政務官僅有撤職及申誡;事務官有撤職、休職、降級、減俸、記過及申誡。

    職等種類

    政務官多為特任或比照簡任;事務官則係列委任、薦任及簡任。

    升等制度

    政務官無;事務官有,並依職等調整薪資。

    參考文獻

    1. 中華民國九合一選舉一共有哪9種可投票?
  • 中華民國九合一選舉一共有哪9種可投票?

    中華民國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每隔4年公開舉行一次,將選出下列9種政務官(政務類公務員)。

    1. 直轄市長、
    2. 直轄市議員、
    3. 縣(市)長、
    4. 縣(市)議員、
    5. 鄉(鎮、市)長、
    6. 鄉(鎮、市)民代表、
    7.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
    8.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及
    9. 村(里)長。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投下9張選票,例如第7、8類就是只有台灣南島語族(又稱原住民、少數民族)才需投票。

    中華民國正副總統,以及立法委員選舉,則是在陳水扁執政時,特別修改政策,因而另外單獨舉辦。

  • 車禍、傷害等刑事附帶民事求償可請求哪些賠償?

    車禍、傷害等刑事附帶民事求償可請求哪些賠償?

    一個跟車禍、暴力傷害常見的問題是關於「車禍、傷害等刑事附帶民事求償可請求哪些賠償?」

    • 醫療費用:單據實報實銷。
    • 醫療器材費:需請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時寫入必要之器材,並附上收據。
    • 看護費用:需附上醫師診斷書,記載要專人看顧,另外家人自行看護也可申請。
    • 返往醫院交通費:請司機開收據,如果是搭乘 Uber 可直接列印,注意日期跟費用一致性要正確。
    • 救護車費用:需提供收據。
    • 物損維修費:相機、衣物、汽車、機車毀損送廠之估價單或維修收據。
    • 停工損失:因傷無法上班的證明,例如公司證明或月薪被扣證明。
    • 精神撫慰金:能讓你開心忘記傷痛的數字。
  • 日本街頭為什麼很少看到流浪動物(流浪狗)?日本人會棄養寵物嗎?

    日本街頭為什麼很少看到流浪動物(流浪狗)?日本人會棄養寵物嗎?

    一個跟動物權益保護和日本旅遊常見的問題是關於「日本街頭為什麼很少看到流浪動物(流浪狗)?日本人會棄養寵物嗎?」

    日本大和民族是一個有趣種族,可以大肆行銷可愛的貓咪和生活融洽相處的美麗景象,甚至各地出現貓村、貓島的觀光景點,但是流浪狗和其他寵物棄養卻在路上難得一見。

    筆者旅行過整個日本列島,除了兔島的野兔群、貓島與街頭貓咪以及野生動物外,還真沒看過流浪狗或是遭棄養的寵物。

    這其實並不是日本人有多自律(日本當地過去棄養造成的外來種入侵也是非常嚴重),而是他們除了明文法的罰則外,還有配套的棄養機制讓日本人可以安心拋棄寵物。

    日本存在一種「動物回收車」制度,只要有人不想再養家中寵物,就能交由動物回收車帶走,簡單的棄養制度讓他們拋棄動物時完全沒有負擔,不用開著車到處尋找要丟在哪裡,更沒有在森林深處上演主人讓狗到處玩後偷偷開著車離開的悲情戲碼。

    因此日本現在每年棄養的寵物數量雖然高達十萬之譜,但是因為棄養容易,才會出現街頭上除了少數定點的街貓外,很少看到其他流浪寵物出現的現象。

    而且日本人這種民族很討厭收養二手動物,也願意花錢購買有血統的名貴動物,米克斯雜種狗也就相對很少見,所以動物收容所經常呈現爆滿狀態,因此每個收容所容置動物的時間只有7天,時間過後還沒被領養的動物就會被處死(安樂死)。

  • 國道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事故,可以移動現場車輛嗎?

    國道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事故,可以移動現場車輛嗎?

    一般在平面道路上如果發生車禍事故,無論肇事車主是否肇事逃逸或是積極處理,對於是否可以在警察前來時逕自移動現場車輛,有三個判斷方式,包括無人傷亡、有人受傷以及有人死亡。詳細內容可參考《發生車禍後是否可以隨意移動現場車輛?》乙文說明。

    那麼如果是在國道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關於是否可以移動現場(移車)的處置方式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根據國道高速公路警察局表示,在高速公路、快速道路上發生車禍,車輛損毀輕微尚能行駛且無人受傷或死亡的事故,經雙方當人都同意,可盡快以粉筆在地板繪製事件相關車輛的「車輪位置與方向」,及或用相機拍攝各角度照片(撞擊與受損位置近照,車禍各車輛的多方向合照以及包含附近可參考物位置(例如招牌、電線桿)的遠照)拍照蒐證後移置到不妨礙交通的地方。

    輕微事故移動現場並不會導致保險不理賠,不論你是移置到路肩、交流道或者直接到我們的各分隊報案,員警還是會製作交通事故筆錄、拍各車的車損照片後成案,保險公司之後有理賠需求可以來查詢。

    高速公路相較一般道路來得危險,為了避免二次事故造成更嚴重的傷亡,最好還是儘速移置到安全地點。

    如果無人傷亡,千萬別以為不移車也沒關係,因為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則,如果駕車肇事無人死傷,且事故輕微,汽車也仍能行駛,卻不盡速將事故車輛標繪移置,以致嚴重妨害交通者,可依同條例處以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

    而萬一車禍中有人死傷,則不得任意移動肇事車輛及現場跡證,違者也將重罰3000元以上、9000元以下罰鍰,同時也可能影響事後肇事責任判斷上的錯誤。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62 條: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肇事,無人受傷或死亡而未依規定處置者,處新臺幣 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逃逸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個月至三個月 。

    前項之汽車尚能行駛,而不儘速將汽車位置標繪移置路邊,致妨礙交通者 ,處駕駛人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者,應即採取救護措施及依規定處置,並通知警察機關處理,不得任意移動肇事汽車及現場痕跡證據,違反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九千元以下罰鍰。但肇事致人受傷案件當事人均同意時,應將肇事汽車標繪後,移置不妨礙交通之處所。

    前項駕駛人肇事致人受傷而逃逸者,吊銷其駕駛執照;致人重傷或死亡而逃逸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第一項及前項肇事逃逸案件,經通知汽車所有人到場說明,無故不到場說明,或不提供汽車駕駛人相關資料者,吊扣該汽車牌照一個月至三個月。

    肇事車輛機件及車上痕跡證據尚須檢驗、鑑定或查證者,得予暫時扣留處理,其扣留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未經扣留處理之車輛,其駕駛人或所有人不予或不能即時移置,致妨礙交通者,得逕行移置之。

    肇事車輛機件損壞,其行駛安全堪虞者,禁止其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