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愛米食文化的中華民族,在食用米的保存和食用上有著許多老祖先的智慧傳承。不過近年食品安全衛生概念提升,加上食品科技的進步,導致許多食安觀念不一定還能保持正確,甚至產生混淆。

例如今天的問題:「過期米等於舊米?新米放一年過期後還能吃嗎?」就是很多不常開伙的小家庭可能遇到的問題。

相信很多老饕都曉得,要製作碗粿這類傳統美食,最好使用舊米(在來米)才容易成形。或是用舊米來煮粥可以更加綿密香濃。

但是這個舊米就等於過期米嗎?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所謂的舊米是指稻米在未脫去稻殼前的稻殼原狀,直接保存一年以上。因為稻殼本身有防止細菌黴菌入侵的保護作用,能讓裏頭的米粒充分進行老化。

鄉下農家自己有在種植稻米的,他們會將曬乾的稻穀包裝好後直接收藏在倉庫。等到要吃的時候才會取出一包稻穀再去去殼。例如筆者就在日本鄉村看到路邊擺的不自動販賣機,而是自動脫殼機(精米機),當地農人可以直接帶稻穀去脫殼後回家食用。

但是一般家庭環境的保存環境大多不會太好,如果沒有放置在低溫、低濕的空間中,食米還是有可能受到污染,而且你根本可能無法發現黴菌和黃麴毒素污染。因此筆者非常不建議你繼續吃這種過期白米。

然而。如果真的因為家庭條件非吃不可的話,記得一定要先聞一聞是否有怪味道,並且將裡頭的米用乾淨的碗一碗一碗分裝到另一個乾淨塑膠袋,同時檢查是否有異狀。

如果米粒已經變黃或變黑、發現米蟲或一坨沾黏在一起的米粒球(裡面可能有飛蛾幼蟲)、煮後變酸變硬等情況,還是請務必直接丟棄。千萬不要為了省一包一兩百元的錢,搞到自己身體壞掉去看醫生會花更多錢跟時間哦。

另外可能有人會問,真空包裝的食用米是不是就可以保存長長久久了?過期米如果還是真空狀態是不是就能吃了?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誤區,筆者就曾經一次買過兩包不同廠牌的真空包裝食用米,而且剛收到商品就立即打開。結果兩包一打開就立刻發現都長了活跳跳的米蟲。這運氣也是頂天了吧。所以你看米蟲都能長了,黴菌跟黃麴毒素就不會嗎?

即便是真空包裝的食用米,保存環境的優劣(低溫、低濕)甚至出廠的微污染狀態都會大大影響可靠性。而根據農糧署規範,真空包裝食用米如果只是保存在室溫,只能存放5個月,除非能將溫度控制在20度以下才能存放最多八個月(以包裝標示期限為主)。

最後給一些食用米小建議。

雖然購買大包裝白米會很便宜,但是如果你們家庭成員數沒辦法讓白米在開封後一個月內吃完,還是請購買適當份量的白米。

把白米買回家後,先放置在冷凍庫一天,將黴菌、蟲卵抑制生長,再移到冷藏庫保存使用。

洗米後的浸泡,最好避免溫泡,採用冷泡法,控制在12度以下可以避免細菌滋生,麻煩一點的可以放冰塊,簡單一點的就是整鍋放進冰箱。

share your though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Article information

release dat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