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空氣污染新聞中經常能見到「PM2.5」這個專有名詞,但是你曉得當中「PM」是什麼意思嗎?

PM 是英語「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翻成中文為「顆粒物質」,意指在空氣中存在的顆粒物質的直徑。

雖然空氣中有許多不同種類和尺寸的顆粒物,50微米以下或者以上的,任何直徑長度的顆粒物都有,不過最常被引用的PM 一共有 PM 50、PM 10、PM 2.5 三種臨界值。

PM 50是肉眼可見的臨界值,可以進入鼻腔,但是無法繼續前進。當PM50在我們鼻腔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會想擼鼻涕、挖鼻屎,例如教室中常見的黑板粉筆灰就是一種。

PM 10是可以到達咽喉的臨界值,PM10積累於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吞咽。

PM 2.5的顆粒和細菌同尺寸,是到達肺泡的臨界值。在這種粒徑下,上呼吸道擋不住,顆粒可以一路下行,進入細支氣管、肺泡,因此這種粒子經常會被提及,對身體的影響最大。

一般的細菌進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立刻會把它吞下,細菌就無法使人產生病狀。可是PM 2.5的顆粒本身是無機物質,即使巨噬細胞吞了它也無法消化,只會造成本身的死亡。

因此當我們體內的巨噬細胞大量減少後,身體的免疫力就會跟著下降。更嚴重的是當巨噬細胞大量死亡時,還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導致細胞及組織的炎症。因此只要PM2.5進入血液越多,我們就越容易生病的原因是在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