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是麻煩出來的嗎?胡適母親告訴他要學會求助!

自從世界上出現人類以來,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好的交往能讓你獲得成功與幸福,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靠麻煩出來的。求助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一昩求助而吝於幫助他人。因此,如何正確地「麻煩」別人就成為我們人生的一大重要課題。

例如在英文中,就有 brother you 的用法,中文意思是「麻煩你」,但是反過來看的話就會變成 You brother, 不就是「你兄弟」的意思了嗎?正因為是兄弟才能互相麻煩,正因為互相麻煩了才有可能成為兄弟。

懂得求助,是一種智慧。

武志紅在《巨嬰國》中說:「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那麼伸開雙臂,如果你還想被擁抱的話。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可以相互「麻煩」的,大家彼此溫暖,相互幫助,這樣才能使關係更加親密。

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都可以放心的「麻煩」朋友。

最怕的就是:「你不說,我不問。

很多人彼此間就這樣慢慢變得生疏,直到再也無法親近

懂得求助,是一種智慧。

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一生順風順水,總有困難和困惑,這時候,懂得向身邊的人求助,其實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

胡適十幾歲的時候被送往上海讀書,母親不放心,送他到車站的時候說:「你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我再也幫不了你,自己去闖蕩吧,送你四個字——學會求助。」

多年以後,回想起這四個字,胡適才開始明白母親的睿智。

每個人都渴望被需要,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別人一定樂意幫你一把,對幫助者而言,這也是一種快樂。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你自己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的難題,在別人眼裡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術業有專攻,麻煩別人,才能向別人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學會向別人求助,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擴充自己的交際圈,開闊自己的眼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人無法完全脫離社會而單獨生存,你不想麻煩別人,就需要獨自承擔很多東西,包括挫敗。

好的感情,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

彼此麻煩,有來有往,感情才能變得深厚起來。

千萬不要有那種「怕給別人添麻煩」的心態,那會成為阻礙你和他人關係發展的攔路石。

胡適

麻煩別人,要懂得感恩。

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但是麻煩別人,一定要懂得感恩

《禮記·曲禮上》講:「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好的關係從來不是單向的,一定是互動的過程。

心懷感恩,彼此幫助,關係才能長久。

胡適和陳寅恪是很好的朋友。

陳寅恪當時應聘英國的牛津大學教授,牛津大學方面沒有完全放心,胡適就寫了一封長信,打消美國人的疑慮。

陳寅恪生病的時候,沒錢治病,胡適當時已經卸任駐美大使,薪資微薄,依然寄去了一千美元作為醫療費。

後來胡適競選文化院院長,陳寅恪特地跑到重慶去投胡適一票。

兩人在學術交流上也不分彼此,有求必應,相互幫助,成就了一段佳話。

好的關係,一定是相互麻煩的,一方付出,一方感恩,這樣才能長久。

得的是好處,欠的是人情。好處易還,人情難報,滴水之恩,當思湧泉,這叫懂得感恩。

麻煩別人,要懂得分寸。

大陸新生代作家六神磊磊說過:「淘寶能買的土特產,就別問朋友要了。」同理,能海淘的東西,就別讓朋友代購了。

雞毛蒜皮的小事,自己伸手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了。

大家都很忙,殺雞用牛刀,點火用大炮,屬於沒事兒找事兒。

不隨便麻煩朋友,也是一種修養。

很多人以為,我靠,這麼點小事,我麻煩你怎麼了?

但是時間一長,哪有不煩的。

朋友不是有求必應的跟屁蟲,不要拿著雞毛蒜皮的小事指使朋友。

胡適就曾經告誡自己兒子:「人和人之間,一定要謹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擾,這樣才能不惹麻煩。」

胡適住在研究院宿舍的時候,妻子違反規定打麻將,他屢勸不止,只好帶著妻子搬了出去。

很多人說,院長是你學生,打個麻將也不是什麼大事兒,你至於跟他客氣嗎。

胡適說,正因為他是我學生,我才不能麻煩他。

麻煩別人不是沒有尺度的,一定要有界限感,分寸感。

能自己解決的事情,不要麻煩別人,不然只能招人厭煩。

良好的社交關係,對我們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看過一份研究報告,其中指出:「有一個可以隨時見面的好朋友和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相比,其幸福感相當於一年增加10萬美元的收入;此外,結婚對幸福感的貢獻也相當於年收入增加10萬美元;甚至於,你只要經常看到自己的鄰居,或者碰到熟悉的人,也相當於每年多賺了6萬美元。」

如此看來,親密的社交關係,往往能夠讓我們的身心更加愉悅。

那麼,如何讓我們社交更加順暢呢?

《社交天性》一書指出,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潛藏的社交天性,它們能讓我們的交際更加和諧。

幫助他人,增加社交愉悅感

科學家做過一個網路球實驗。

即讓兩個實驗員A、B進入實驗室,假裝不認識。

接著,當真正被測試的人員C進入實驗室後,A就裝作偶然發現一個球,傳給B,B又傳給C。

然後,當三個人玩得正開心的時候,A與B轉變了傳球策略,也就是A只傳給B,B傳回給A,不跟C玩了。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實驗結束了。

不知情的C從實驗室出來後感覺悶悶不樂,實驗人員通過核磁共振的檢查發現他的身體也傳遞出了這一信息。

這個實驗可以看出,當人員A、B不跟C玩的時候,C就感覺自己的社會連接斷了,所以覺得痛苦。

社交關係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關係保持得好,我們就會覺得快樂;如果關係破裂,我們就會覺得痛苦,這種痛苦也被稱為「社會疼痛」。

社會心理學家馬修·利伯曼提出,為了緩解「社會疼痛」給我們的帶來的影響,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方式來增強社會連接,從而帶來愉悅感。

幫助他人,就是一種增強社會連接的方式。

一個心理學實驗就發現,當一個人被要求觀看另一個人被電擊的情景時,他和被觀看的人都覺得非常的痛苦。

這個時候,如果研究人員問他是否願意和被電擊的人交換,80%的人都會同意。

這個數字說明,通過幫助他人增強社交連接已經成為一個人的社交天性。

啟動共情力同理心,改善社交關係

作家李清淺曾說過一段親身經歷。

一次,她和老秦準備帶孩子去漢陽陵看銀杏。

出發前,為了確定要給孩子穿多少衣服,她隨口問了剛從外面進屋的老秦:「外面冷嗎?」

結果老秦冷不丁地回了一句:「我又不是你,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冷?」

李清淺頓時被噎得說不出話來,想了兩秒鐘才反駁:「我當然是問你的感覺,我並沒問你我冷不冷啊。」

「每個人對溫度的感覺是不一樣啊,夏天的時候我每次都熱得不要不要的,你卻說不熱不讓開冷氣啊。」

老秦見她在翻白眼,終於吐了一句:「你要問我的感覺,我覺得不冷。」

到了漢陽陵,老秦帶小朋友從廁所出來,李清淺又隨口問:「廁所幹淨嗎?」

「我不知道,我沒去女廁所。」

李清淺倒吸一口冷氣問道:「那麼,男廁所幹淨嗎?」

老秦想了想卻回答:「我沒注意,要不,我再幫你回去看看?」

簡短的幾句對話竟讓李清淺抓狂不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因為缺乏共情力。

共情力,讓我們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使對方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和讚賞,從而讓交際雙方順利展開交談。

正如溝通大師吉拉德曾說:「當你認為別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氣氛才會融洽。」

這個是未來人才所必備的一個能力,從某種程度上它比理性思考還要重要。

就如精讀君此前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69:換位思考》裡提到:「同理心水平高的人,更有競爭力。」

調整自我心態,增強社會融入感

麻省理工學院著名經濟學家Dan Ariely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找來100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大學生,男女各半。然後製作了100張卡片,卡片上寫了從1到100總共一百個數字。

接著,工作人員將卡片拆封,分別貼在100名大學生的背後。其中,男生單數編號,女生雙數,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所擁有的卡片數字。

這個實驗設置很簡單,就是要男女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異性,爭取能湊到最大的總和。

最後,配對成功雙方的獎金金額為編號總和的10倍。比如說,男25和女40配對成功,就可以得到650美元的獎金。

在這個過程中,誰都不能告訴別人他後面的數字是什麼。

很明顯,這個遊戲要想拿到更多的獎金,大家肯定要努力和數字99或100的人進行配對,於是很快就有兩個人被大家爭搶。

儘管最初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背後的數字是什麼,但是根據大家的反應他們也可以猜測到自己的數字很大。

這就是典型的靠別人的反饋來判斷自己的行為。

事實上,相關研究發現,我們對自己的瞭解,大多是從別人對我們的反饋得來的。

然而,如果我們總在根據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就容易陷入社交焦慮中。

為了避免「社交焦慮」,適當自我控制就能有助於我們融入這個社會。

例如,儘量控制好自己的表情、語調等身體語言,就是一種增強社會融入感的方式。

結語

思想家伏爾泰說過:「自從世界上出現人類以來,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

社交是我們現代人無法規避的一個問題。

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挖掘自身的社交天性,以使我們的社交關係更加順暢無障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