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關於較早居住在臺灣的南島語系民族(通稱原住民)的問題是關於「老奶奶稱原住民為「生番(生蕃)、番仔是歧視性語言嗎?」

晚上在跟一位朋友聊天時,他忽然說到自己的外婆老跟他管原住民叫做番仔。朋友覺得她老人家很煩,為何要用這種歧視性、污辱性的語言,甚至為此還跟自己的外婆發生過口角摩擦。

這我就得替他老奶奶喊個冤了,她老人家腦袋裡其實並沒有侮辱、歧視的意思,難道她是故意要去歧視誰嗎?不是這樣的,這就是她那個時代的用語。

反倒是現在新一代年輕人經常抱著歧視性的意識去故意說嘴某些詞彙,並以爲這樣就可以侮辱誰的精神勝利法。

蕃(番)字本身會被現在的人認為是一種歧視用語,就好比儒家思想被稱作腐儒是一樣意思:「傻腦袋瓜兒只認半套。」

所以當有傻帽立委說要取消小朋友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我們文學界一夥兒人才站出來會強烈抗議(至於那些倚賴意識型態,寄生在花大錢砸出來的台語文研究所的傢伙們不算)。

蕃(番)字原本在漢族中只是用來稱呼外國或外族的說法,例如:吐魯番、荷蘭番,都是一樣的用法,原本不帶有歧視性意涵,難道你講荷蘭番時會覺得自己在歧視荷蘭人嗎?那古人也太累了吧。

反過來說會稱作番仔,其實就是把原住民視為跟荷蘭、西班牙同一個階層。這樣一比較,你肯定立刻覺得高上大起來。

另外還有一個字「胡」也是類似用法,但是為何沒有那些自詡(愛台灣)道德感崇高的人跳出來暴怒稱「胡人」是歧視性語言?

無論是「番」還是「胡」,其實都跟美國黑人在南北戰爭之前被奴役時,白種人故意叫成 Nigger 的歧視語言是完全不同用法。

認真說,真的要談人權的話,歐美國家都還不如中國(共產黨不算)來的有資格。中國雖然也曾有奴隸制,但是僅存在夏朝、商朝、西周、春秋等古老時代,而到戰國時期時,奴隸制已逐步消亡,這是由於孔孟學說等哲學逐漸改變了人民思維,讓中國成為以禮治國的社會型態。但是美國卻直到百年前都還維持以人種分類的奴隸制度,這甚至比起以戰爭輸家才成為奴隸的制度更加惡劣。

退一萬步言,在康熙字典中也說蕃字是茂盛、之意,番字做稱呼外國的或外族之意。甚至在廣東省都還有一個地名叫做番。

只不過現在這個時代因為南島語族已經融洽的跟漢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中華民國這樣一個共同國家,自然不再有外國、外族的分別。但是年輕一代又傻傻分不清歷史脈絡的演進,才會這樣激烈地抗拒老一代人使用的稱呼。

啊,你不讀書怪我囉?

對於生活在古早年代的人而言,生番、番仔之類的用語其實就是漢人的一般稱呼方式,好比現代人會稱呼白種人、黑人是同樣的意思。或許隨著時代變遷,又有些自我滿足的人又發作,整天激進地到處說稱呼人種的顏色就是歧視了吧。

我朋友後來還問了一個有趣題目:「外婆那個時代跟原住民是不是對立狀態?」

根據母親告訴我們這些小輩,我們住在大溪內柵的老家,外婆小時候還一直會被山裡部落三不五時的攻打甚至獵人頭。然而地方區域雖然經常處於類似對立狀態,不過就當時清朝政府和一些部落頭目之間的關係來說還是保持尚可。

例如日本曾經藉著一艘船被屏東的原住民攻擊打算入侵台灣時,也是清朝政府幫忙協調、賠錢。嘛,其實國內有柵字輩的地方其實都應該差不了太多,都是為了防範番仔入侵而聚在一起的武裝農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